健康鼠疫虽是烈性传染病,但可防、可控、可治!

来源: 惠州市惠城区小金口人民医院/xjkrmyy

近日,北京市朝阳区某医院确诊两名鼠疫患者。一时间“鼠疫”被推上了热搜,很多人开始关注“鼠疫”这种疾病。那么,鼠疫到底是一种什么疾病,如何传播呢?


什么是鼠疫?


   鼠疫是由鼠疫杆菌引起的一种急性烈性自然疫源性传染病,主要流行于鼠类、旱獭以及其他啮齿类动物,民间俗称“黑死病”。
人群对鼠疫普遍易感,无性别年龄差别,病后可获得持久免疫力。


鼠疫的临床症状有哪些?

鼠疫临床症状主要表现为发病急,突然寒战、高热、体温骤然升至39-41℃,剧烈头疼、呕吐、面部发红、呼吸急促、心动过速、血压下降等,重症患者早期可出现血压下降、意识不清等症状。

鼠疫分型有腺鼠疫、肺鼠疫、败血症、轻型鼠疫和其他类型。

1.腺鼠疫  腺鼠疫为最常见型,主要特征为腹股沟、腋下、颈部淋巴结迅速肿大,极度疼痛、坚硬,推之不易移动,晚期可化脓、溃破,如果未及时治疗,易转化为败血症或肺鼠疫。

2.肺鼠疫  主要表现为剧烈胸疼、咳嗽,咳大量粉红色或鲜红色泡沫血痰,呼吸急促并伴有呼吸困难等症状,传染性较强。

3.败血症型鼠疫  败血症型也称爆发性鼠疫,是最为凶险型。具有起病急、病程短、死亡率高、传染性强、传播迅速等特点。主要表现为高热、寒战或体温不升,神志不清、昏迷、感染性休克等症状。病情发展迅速,病人多于发病后1~3天内死亡,尸体成紫黑色,俗称“黑死病”。

4.轻型  主要是不规则低热,全身症状轻微,局部淋巴结肿痛,偶可化脓,无出血现象,多见于流行初期、末期或预防接种者。

5.其他类型  主要有皮肤鼠疫、眼鼠疫、肠鼠疫、脑膜炎型鼠疫、扁桃体鼠疫等,发病率低,均少见。


鼠疫如何传播?

鼠疫是典型的自然疫源性传染病,自然感染鼠疫的动物都可作为鼠疫的传染源,主要是鼠类和啮齿类动物。人间鼠疫的主要传染源是黄鼠属和旱獭。

鼠疫传播途径有三种:

1.叮咬传播  主要通过带菌的老鼠、跳蚤叮咬后传播。当跳蚤叮咬生病老鼠之后,体内含有病菌,再叮咬其他老鼠或人,即会传播病菌。

2.经皮肤传播  通过接触患者的痰液、脓液或剥食患有鼠疫病死的动物,鼠疫菌可经破损皮肤创口直接感染,易引起腺鼠疫、肺鼠疫和鼠疫败血症。

3.呼吸道飞沫传播  主要是通过患有肺鼠疫的病人传播。患者呼吸、谈话、咳嗽时产生的空气飞沫,会造成人与人之间的传播。


如何防护?


1.搞好环境卫生  

积极灭鼠、灭蚤,防止鼠疫流行。

2.做好个人防护

肺鼠疫流行期间,尽量减少到人多的公共场所,外出时佩戴防护口罩,防止感染;注意手卫生清洁,外出回家后要用肥皂水清洗双手;病人应严密隔离治疗,其分泌物、排泄物要严格消毒处理。

3.预防接种   

免疫接种是预防传染病最有效的手段。在接种疫苗10天后产生免疫力,1个月后达到免疫高峰,6个月后免疫力逐渐下降,1年后免疫力消失。为保证免疫效果,6~12个月需加强复种1次。普通人群可接种鼠疫疫苗,医务人员和进入疫区或防疫点的工作人员应进行疫苗接种,在接种10天后方可进入疫区。

4.预防性服药

可预防性服用药物,如:链霉素、四环素、多西环素、环丙沙星等,口服1周。必要时可预防性肌肉注射链霉素,疗程7天。


总之,科学防控,做好环境和个人卫生,提高防护意识,鼠疫是可防、可控、可治的。

来源:公共卫生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