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艾滋病日
2019年12月1日,是第32个“世界艾滋病日”,今年我国宣传活动主题是:“社区动员同防艾,健康中国我行动”(英文主题为“Communities make the difference”)。
从1981年发现第一例患者,
到如今成功抗病毒治疗,
艾滋病已经由人们所认为的致死性疾病,
逐渐转变为了类似高血压、
糖尿病的内科慢性疾病。
从最开始的谈“艾”色变,
到临床治疗研究不断深入,
艾滋病防控及诊治领域,
在近三十年实现了巨大飞跃。
今天就让我们跟着北京市卫生健康委,
一起去了解艾滋病的相关知识吧!
主持人:高主任,您好。又到了世界艾滋病日,艾滋病是重大的传染性疾病,不少人谈艾色变,如今北京市艾滋病防控情况如何呢?
高主任: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北京市自1985年报告全国首例艾滋病病例以来,截至2019年10月31日,累计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32268例,目前存活22147人。2019年1至10月,报告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病人2669例,较去年同期减少7.1%。疫情水平整体平稳,新报告病例数稳中有降。
艾滋病传染途径主要有三种,包括性传播、血液传播和母婴传播,监测数据显示北京市2019年1至10月艾滋病通过性传播比例占到96.3%,仍然是我们未来防控工作的重点。
主持人:北京市在防控艾滋病工作上采取了哪些措施?
高主任:市委市政府始终对艾滋病防治工作高度重视,各区政府和各相关单位密切协同、相互配合。市卫生健康委、市教委加大对青年学生的宣传教育力度,利用同伴教育、辩论赛、军训第一课等多种形式开展艾滋病防治宣传教育,积极拓展校园防艾骨干力量;市公安局大力打击吸贩毒等违法行为,与卫生健康委、药监局共同开展社区药物维持治疗工作,确保了经注射吸毒传播的低水平;市财政加大经费保障力度,2014-2019年共投入近2.2亿元,保证艾滋病预防控制工作的开展和患者免费用药;北京海关加强对出入境人员开展艾滋病监测工作,并结合大兴机场运行及时开展口岸艾滋病宣传,加强出入境特殊物品的管理,防止被艾滋病病毒污染的特殊物品通过口岸传入传出,把好出入境关口;东城、西城、朝阳、海淀、丰台、石景山和大兴区先后完成了第二轮、第三轮全国艾滋病综合防治示范区、国家“十二五”“十三五”艾滋病和病毒性肝炎等重大传染病综合防治示范区的创建工作,并提炼防治经验进行推广。
北京市还不断扩大艾滋病检测和干预的覆盖面,利用互联网+技术,通过大学或药店中的自动售卖机公益售卖,或免费发放艾滋病尿液检测包,并联结e检知艾滋病检测平台,实现了互联网+物联网+艾滋病的多元化检测,拓展高危人群获得检测的渠道。同时,认真落实“四免一关怀”政策,努力消除社会歧视,科学布局、合理设置艾滋病免费抗病毒定点医疗机构,满足患者的免费抗病毒治疗需求。
信息提供/疾控处/疾控中心
本期编辑/梁亮亮
对于艾滋病,
你恐惧它,
但你或许从未真正了解它。
你把它与“死亡”、“绝望”划等号,
殊不知恐惧与放弃,
才是悲伤的导火索……
先来做一个小测验吧~
一说到艾滋病,很多人的第一反应就是,哇,好怕怕、会传染、乱搞、吸毒、跟我无关……自动开启歧视链。其实,艾滋离我们并不遥远,也并非那么可怕,比艾滋更可怕的是“歧视”。
关于艾滋病的知识,还是早知道好。今天小编就给大家详细科普下艾滋病的病因、传播途径、治疗方式和预防措施。
由人免疫缺陷病毒(HIV)破坏人体免疫细胞后,导致细胞免疫功能缺陷,从而易于发生各种机会性感染,甚至诱发恶性肿瘤。
注意哦!!!
共用马桶、一起吃饭、拥抱、礼节性的亲吻和蚊虫叮咬不会传播HIV病毒!
艾滋病病程分为无症状期和艾滋病期2个期。在感染的前几年即无症状期,多无症状,可以通过HIV抗体筛查诊断。艾滋病平均潜伏期为3-5年(有个体差异),到了晚期即艾滋病期主要表现为身体消耗、痴呆、各种机会性感染以及恶性肿瘤的发生。
目前为止,全球范围内仍没有根治艾滋病的药物或者预防艾滋的疫苗。但得了艾滋病,并不等同拿到一张死亡证明,通过早期就开始积极高效抗逆转录病毒联合疗法(Highly Active Antiroviral Therapy HAART)的应用,将体内的HIV病毒载量控制到检测线以下,并用积极的态度投入生活与工作当中,你也可以拥有正常家庭,拥有子女,拥有与他人同等的工作对待。
针对艾滋病的传播途径特点以及目前尚无有效预防疫苗,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是很有必要的:
1.不进行不安全性行为(无套性交,高危人群中的无套肛交,商业性行为等);
2.禁止吸毒,不共用注射器;
3.不用没消毒过的纹身针纹身;
4.去正规口腔医院拔牙或补牙;
5.养成良好生活卫生习惯;
6.避免直接接触艾滋病患者的血液、体液如精液、乳汁等。
尽快到就近专科就诊,暴露后72小时内服用阻断药物可不同程度避免HIV感染,服用越早阻断效果越好!
自从艾滋病发现以来,
全球已有7800万人感染艾滋,
3500万人死于艾滋病造成的并发症。
但艾滋真正令人恐惧的,
还是我们对其的妖魔化。
外界对艾滋疾病赋予了太多揣测,
就算现在一提到艾滋,
也很容易联想到同性恋,滥交等词汇。
这样就会让艾滋病患者在承受疾病的同时,
还承受着社会舆论的压力。
但事实上,任何一种疾病最大的受害者,
都是患者本身。
或许我们不能对他们感同身受,
但至少可以试着放下偏见。
他们都是普通人,
只是遇到了不幸!
来源:北京市卫生健康委疾控处、疾控中心
部分图文来源于网络
京华卫生编辑部出品
THE END
欢迎留言,我们将为您的健康保驾护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