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鸿章,医学院生物医学工程系2015级直博生,师从刘静教授,研究方向为液态金属软体机器人及其生物医学应用。目前以第一作者/共同第一作者在Advanced Materials, Materials Horizons等国际顶级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篇,包括封面论文2篇,已授权5项国家发明专利。曾两次获得博士研究生国家奖学金,2019年11月获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研究生)。
导师刘静教授指导实验
学术,开辟领域里程碑
汪鸿章同学多项研究成果均为世界首创,主要包括首次研制出了类似人体肺泡结构的多孔液态金属材料以及可实现导电绝缘转变的液态金属基复合材料。所实现的多孔液态金属,其密度和孔径可以灵活调节。在一定条件下,该材料甚至可携带超过自身8倍的重物漂浮于水面。该项研究为制造肿瘤栓塞剂、外骨骼以及发展新型水下可变形柔性智能机器提供了崭新的视野和思路,被同行评价为“这是里程碑式的工作,将带来极为重要的技术与研究进步”。相关论文入选期刊正封面论文,最受欢迎论文集。
此外,汪鸿章同学发现并研制了从导体到绝缘体可逆转变的液态金属复合材料。该材料具有优异的电学和机械性能,可以拉伸至原长度的780%而不影响其性能。并且,该材料的导体绝缘体转变温度可以大范围调节,这十分有利于其在温度传感、液态逻辑电路、柔性机器人智能感知皮肤等领域中的应用。
创新,敢于探索未知
系列研究工作被中央电视台、国家外文局、经济日报,凤凰网等媒体广泛报道,并在中央一套、中央十套,国家外文局,清华大学海外宣传片中介绍了相关研究工作。另外作为三位负责人之一设计了液态金属在外太空中的微重力实验,用来观察液态金属在太空失重环境下的变形和运动现象。该实验装置将搭乘火箭进入外太空以进行系列探索,据悉这个实验尚属世界首次,预期结果将非常重要。
汪鸿章在中央一套介绍外太空实验
汪鸿章在央视《走近科学》介绍研究成果
百折不挠,做最好的自己
汪鸿章在博士期间曾担任清华大学基层公共部门发展研究会内联部部长、生医药校友会学生助理等职位,一直担任生医系博士班班长,获得两次国家奖学金,国际会议最佳展报奖,杨福生教育基金创新未来奖以及清华大学优秀招生志愿者等荣誉。
汪鸿章获得国际会议最佳展报奖
汪鸿章给人的印象是阳光开朗的,周围同学也评价他积极乐观,具有百折不挠的性格和勇于探索的精神。汪鸿章谈到, 自己的科研之路也是充满挫折,在博士二年级时候才开始接触液态金属的研究,这比别人晚了一年,一切都要从头开始。但是他认为不能彻底把他打倒的挫折都将使他成长,年轻的时候多经历些挫折是一件好事,未来遇到相似的困难会游刃有余。所以面对科研或者生活上的困难,他都始终保持着乐观积极的态度。
同时他认为科研合作非常重要,合作不仅可以打破学科间的束缚,而且可以用不同领域的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生物医学工程专业也是高度交叉的学科,用工学的技术手段去解决生物医学的问题,需要诸多学科的基础支持。院系和导师也为跨院系、跨专业的资源与人才互动交流提供了良好的平台。
汪鸿章同时十分感谢自己的导师和团队,科研是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正是实验室在液态金属领域近20年的不断积累,为他的研究打下了扎实的基础。汪鸿章认为自己也特别幸运,能够有机会进入这个研究领域。对于自己的导师,汪鸿章充满着感恩,导师总是鼓励他做出原创的研究,导师勤奋的工作态度也深深影响着他。
汪鸿章谈到,希望未来成为一名科学家,能够做出更多的突破性成果,解决生物医学领域的重大问题!
素材:汪鸿章
责编:徐康
审核:医学院-药学院研工组
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
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始于1989年,用于奖励德智体美综合素质最为优秀或者某一方面具有突出特长或贡献的本科生和研究生,被视为清华大学学生的最高荣誉。每年全校研究生中仅有十位可获得清华大学特等奖学金。
预告:研究生国奖分享会
2019年清华大学医学院-药学院研究生国奖分享于12月11日晚19:00进行,四位优秀的同学将向大家分享他们的科研之路,揭开国家奖学金神秘面纱!
敬请期待。
医学院-药学院研工组
医学院-药学院研究生会
关注THU医药研究生,更多精彩不容错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