呋喹替尼胶囊进医保:打破结直肠癌三线用药僵局,造福广大中国患者

来源: 医药魔方/yiyaomofang

11月28日,医保谈判结果公布。礼来/和黄医药共同开发的结直肠癌新药呋喹替尼胶囊(商品名爱优特®)谈判成功,被纳入国家医保目录乙类。其中,1mg/粒规格的医保支付标准是94.5元,相比之前在各省293.02元的中标价下降了67.74%,而5mg/粒规格的医保支付标准是378元,相比之前1045.71元的中标价下降了63.85%。



呋喹替尼药品说明书上推荐的给药剂量是5mg,每日1次,连续服药3周,随后停药1周(每4周为一个治疗周期),持续服药直至疾病进展。如果不考虑赠药,晚期结直肠癌患者接受呋喹替尼治疗在医保谈判前每月需要自付费用21960元。基于此支付标准计算,2020年全国呋喹替尼治疗的每月医保支付标准将不超8000元,由于各地区医保政策有一定差异,不同地区的患者经过层层报销之后,最终的花费有所不同,但预估患者每月自费支付只有2000-3000元,患者获得的实惠是实实在在的,经济负担大大减轻,真正解决患者“用药难、看病贵”的困局。

 


打破结直肠癌三线治疗无药可用僵局,创造“化疗假期”

 

根据Frost & Sullivan的数据,结直肠癌是全球第三大常见的癌症,也是第二大癌症死亡原因。2018年全球新确诊近180万例结直肠癌患者,其中美国约14万例,中国约43万例。目前美国的结直肠癌5年生存率为64.5%,中国为56.9%。2015中国癌症统计数据显示,我国结直肠癌发病率、死亡率在全部恶性肿瘤中均居第四位,其中新发病例37.6万例,死亡病例19.1万例。

 

有大约一半的结肠癌患者在首次确诊时即已处于晚期状态或者是手术后复发转移进入晚期疾病状态,无治愈机会,只能以延长生存及提高生活质量为治疗目标。临床上,中国晚期结直肠的治疗手段主要是化疗,仅有30%的患者同时联用了靶向药物(抗EGFR或VEGF单抗)。如果使用传统一线二线标准化疗治疗失败,目前可用的有效三线治疗手段少之又少,临床医生面临无药可用的局面。 

 

呋喹替尼是一种高选择性的喹唑啉类小分子血管生成抑制剂,主要作用靶点是VEGFR激酶家族(VEGFR1、2和3)。通过抑制血管内皮细胞表面的VEGFR磷酸化及下游信号转导,抑制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迁移和管腔形成,从而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形成,最终发挥抑制肿瘤生长的效应。呋喹替尼于2018年9月4日在中国首次批准上市,适用于既往接受过氟尿嘧啶类、奥沙利铂和伊立替康为基础的化疗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

 

呋喹替尼结构式


呋喹替尼获批是基于FRESCO研究的结果。这项随机、双盲、安慰剂对照研究入组416例既往接受过2轮以上系统性化疗的中国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按2:1分组,在最佳支持治疗(BSC)的基础上分别给予呋喹替尼或安慰剂。结果显示,呋喹替尼组的总生存期较安慰剂组延长了2.7个月(9.3 vs 6.57个月),死亡风险降低37%。同时,中位PFS延长1.9个月(3.7 vs1.8个月),疾病复发风险降低74%。呋喹替尼组的疾病控制率达到62.2%,最常见的3-4级不良反应为高血压(21.2%),手足皮肤反应(10.8%),蛋白尿(3.2%)和腹泻(2.9%)。

 


同济大学附属东方医院肿瘤医学部主任李进教授指出:“许多结直肠癌患者在二线治疗失败后,体能状况都较好,生存欲望也很强烈。但由于国内目前三线的治疗方案有限,留给患者的选择余地不多。呋喹替尼经FRESCO研究结果证实,能显著延长患者总生存期至9.3个月,有望成为晚期结直肠癌三线治疗的标准治疗方案,为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带来新的希望。”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对于很多晚期结直肠癌患者,经过一线、二线化疗后出现进展时,体力消耗严重,心理上也会比较抗拒接下来的治疗,因此三线治疗更倾向于口服药物。呋喹替尼的出现,确实给患者提供了一个新的选择,呋喹替尼三线治疗期间可以帮助患者从化疗中解脱,获得“化疗假期”,能够让患者恢复体力,以更好的状态进入下一阶段的治疗。

 


首个针对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患者开展研究的靶向药

 

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在治疗的过程中往往会发生肝转移,这类患者的比例高达70%。发生肝转移也是结直肠癌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不过由于肝脏本身是药物代谢的器官,导致很多靶向药物对存在肝转移的结直肠癌患者疗效不佳。因此,对于呋喹替尼,大家也非常关心其对于肝转移结直肠癌患者的效果。

 

今年9月份召开的CSCO大会上,解放军东部战区总医院全军肿瘤中心主任、CSCO副理事长秦叔逵教授报道了FRESCO研究中肝转移亚组的结果,显示呋喹替尼三线治疗对于肝转移结直肠癌患者同样疗效显著。

 

研究结果显示,在肝转移结直肠癌亚组中,与安慰剂组(n=102)相比,呋喹替尼(n=185)三线治疗显著提高了患者的中位OS(8.61 vs 5.98个月),显著延长了mPFS(3.71 vs 1.84个月)。呋喹替尼对肝转移结直肠癌在ORR(4.9% vs 0%)、DCR(62.2% vs 8.8%)方面均显著优于安慰剂。另外,在肝转移结直肠癌患者中,呋喹替尼的肝毒性与安慰剂相比无明显差异。

 



 

正是基于上述确切的疗效数据和良好的安全性数据,呋喹替尼得到了国内专家的一致认可,被《2019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结直肠癌指南》以最高等级的1A类证据,最大力度的I级推荐作为三线治疗的标准方案,同时由于其对于晚期结直肠癌合并肝转移患者显著疗效及安全性,呋喹替尼也被写入《2018版中国结直肠癌肝转移诊断及综合治疗指南》,作为对于化疗失败后的转移性结直肠癌治疗推荐。

 


更广阔的临床应用空间


除了针对中国结直肠癌患者的研究,和黄医药也在同步开展呋喹替尼的全球研究。目前在美国开展一项Ib期临床试验,并已经开始计划在美国及欧洲启动呋喹替尼治疗转移性结直肠癌患者的II/III期注册性研究。该项研究预计将于2020年启动。

 

在其他适应症方面,和黄医药于2017年10月启动针对中国胃癌患者的FRUTIGA研究。FRUTIGA是一项随机、双盲的III期临床试验,旨在评估呋喹替尼联合紫杉醇对比紫杉醇单药疗法治疗晚期胃癌或胃食管结合部(GEJ)腺癌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NCT03223376)。FRUTIGA预计纳入超过500名患者,以1:1的比例入组。该研究的主要终点为总生存期,预计于2020年中完成患者招募,并期望于2021年初取得积极结果。

 

呋喹替尼还有一项针对中国肺癌患者的II期研究正在进行,旨在评估呋喹替尼联合吉非替尼治疗初治晚期或转移性NSCLC的疗效和安全性(NCT02976116)。该试验的初步结果已于2017年10月举办的第18届世界肺癌大会上以口头报告的形式公布。该研究现已完成,最终结果在2019年11月23日的欧洲肿瘤内科学会亚洲(ESMO Asia)年会上发表。

 

此外,呋喹替尼与免疫疗法的组合用药临床试验也在开展。和黄医药于2018年订立两项合作协议,评估呋喹替尼与免疫检查点抑制剂联合使用的安全性、 耐受性和疗效。其中一项是与信达生物的全球合作协议,开发呋喹替尼+信迪利单抗的联合用药,另一项是与嘉和生物的中国合作协议,评估呋喹替尼+杰诺单抗的联合用药。目前两项合作下的I期临床试验已经启动,以分别探索呋喹替尼与信迪利单抗或杰诺单抗联用的安全、有效剂量方案。

 

总之,呋喹替尼称得上是中国自主开发创新药历程中的一项璀璨成果,解决了中国肿瘤患者的临床需求,如今进入国家医保目录,会造福更多的患者和家庭,这一秒不放弃,下一秒就有希望!对于进入国家医保目录,礼来中国高级副总裁,抗肿瘤产品及跨生化产品中国负责人王轶喆博士也表示:“呋喹替尼为晚期结直肠癌患者带来了新的治疗选择,自上市以来已累计帮助了数千名患者。我们相信进入国家医保目录将进一步提升它的可及性,从而帮助患者降低经济负担并提升生活质量。礼来也将始终以患者利益为核心,积极与各方携手,从多个维度为中国患者带来更多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