院庆系列报道《寻迹》③|顾益民:希望年轻人比我们出色

来源: 浦江县人民医院/pjrmyy
浦江县人民医院建院80周年系列报道


1959年,从浙江大学医学院毕业的顾益民首先被分配到义乌人民医院。1960年,浦江并入义乌县,原浦江县人民医院更名为义乌县第二人民医院。顾益民便是在那个时候来到了医院工作。19796月,顾益民被任命为副院长,19826月,被任命为院长。从一个住院医生到一院之长,顾益民一路见证着医院的变迁。



忆往昔,峥嵘岁月稠

顾益民还记得,刚来到医院参加工作时,每个月的工资是41块,整个医院包括院长、医生、护士、挂号员、清洁工、炊事员在内的所有工作人员加起来只有25个人。“每天常规有3个医生上班,门诊1个,病房2个。”顾益民老人回忆道,当时医院设施简陋,条件艰苦,因为人少,也顾不上分科。一个值班医生就要管全部60张病床,“10张是妇产科的产妇,其他50床什么病人都有。

作为新人,当时25岁的顾益民就在病房里值班值了一年多,24小时不能离开值班室,因为人手少、任务重,也没有休息天。“吃饭、睡觉,什么都能在值班室里完成,但是一年里总要有理发的时候,这个时候没办法,只能跟门诊医生先讲好,我去理个发,理好发就马上回来上班,如果病人有需要,就让护士叫他来看看。”说起这段经历,顾益民老人笑起来,当时年少,如今忆起,仍是青葱。

虽然平时没假,但到了年关,顾益民却成了全院唯一一个有假期的人。“因为我是上海人,医院领导体谅我,一年都见不到亲人,就放我10多天的假,回家团聚。其他人还是没有假期。”说起特殊的假期,顾益民老人也依旧感念。 

顾益民老人和曾经的同事方碧华老人

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

如今,曾经和顾益民老人共同奋战在医疗一线的许多人已经离世。但顾益民老人的记忆从未远去。他说:“虽然人少,但大家非常团结。”他还说:“那个环境下,没有人偷懒,一心只想病人好。”

那个时候,医院的晚上没有电,晚上有重病人需要开刀,却没有灯照明。怎么办呢?所有的工作人员便聚到一起,每个人拿个手电筒,从不同的方向照到同一个地方,人造无影灯。“不用人叫,每个人都很自觉,不管是不是医护人员,只要有空的人都回来。”顾益民说道。

接着,他又说到自己其实很胆小,“第一次做医生,看到病人死掉了,20岁的小伙子,他死了,我也哭了。我也怕死人。”但是抢救的时候,就没人会怕了,“抢救的时候,只有一个信念,那就是要让他心跳恢复。”顾益民说,这应该就是学医人的信念,从医者的初心。


看今朝,重任担肩头

建国70周年,建院80周年,作为新中国崛起、浦江县人民医院发展的亲历者,顾益民老人觉得不管是生活水平还是医疗水平都越来越好。

1960年,他刚来医院的那一年,正赶上浦江闹饥荒,“碰上了自然灾害”。那时候,外科手术里,肠梗阻病人特别多,“因为农村没得吃,老百姓只能吃草根、树根、树枝,把肠子都塞牢了,导致大便拉不出来。很多人,直到肠坏死、肠都烂掉了,才被送到急诊开刀。” 顾益民为患者义诊老照片

而内科主要忙的是传染病。顾益民老人回忆道,59年到60年代再到70年代初,春夏秋冬一年到头忙的都是传染病:春天麻疹、4月份流脑、夏天疟疾、小孩子脑炎、秋天伤寒、秋冬季节白喉,还有不分季节的肺结核,而且来医院的都是咳血、吐血的重病人。“现在好了,大家都能吃饱饭了,我们国家还把传染病控制得这么好,和以前比,现在是真好。”顾益民老人感叹道。

 2019年,是医院建院80周年,比医院还要年长5岁的顾益民说自己只有一个心愿,“我已经85岁了,我想最后几年,在医院里多看几年,希望年轻的医生同志们、护士同志们,比我们做的更好,我只有这个心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