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邓铁涛学习 | 懂得各种食物的“禀性”,才能设计好“养生餐桌”!

来源: 广东省中医院/GDHTCM


编者按

铁骨铮铮耕杏土,涛声拍案济苍生。他是中医的脊梁,是首届国医大师,是一名“铁杆中医”,他多次在中医药事业发展的关键时刻奔走呼喊,为中医药的健康发展培土育苗,如今,春满杏林,中医药迎来了振兴发展的大好时机。而他,安心的去了那遥远的地方。【向邓铁涛学习】专栏定期分享邓铁涛教授的亲人、弟子、学生等感念、感恩的文章!敬请关注!



上期我们为大家分享了如何根据人体的不同体质、病情进行食物和药物的选择,这期将从食物的性味和适用性等方面继续为大家分享。


根据食物及药物的
性质合理选择

不同的食物或药物,各自的性”也多有不同,中医将食物或药物按“四气”“五味”的理论化分为不同的种类,不同种类的食物及药物对人体的作用也大有差异。在根据各人体质及病情的不同确立了合理调补原则后,还应参考不同种类食物及药物禀性的不同合理选择,才能更好的调理人体、热、虚、实、气、血、阴、阳的失调,使之达到更好的平衡来养生保健。

①根据“四气”选择

“四气”又称四性,是指寒、热、温、凉四种不同的性质。大凡食物或药物都有寒、热、温、凉偏颇的不同。寒、凉之物及温、热之物各属两类截然不同的性质,而在寒、凉之间,温、热之间性质类似的,只是程度强弱差别因此寒、凉之间,温、热之间一般不严格区分开,而习惯将寒凉划为一类、温热划为一类来选用。


寒性、凉性
寒性、凉性的食物或药物一般具有清热泻火、解毒坚阴的功效,适用于体质偏热者、热病或热天时选用。


常见的寒、凉性质的食物及药物有:绿豆、赤小豆、蜂蜜、西瓜、梨子、柿子、甘蔗、黄瓜、苦瓜、冬瓜、白菜、番茄、菠菜、荞麦、鸭肉、兔肉、鹅肉、猪肉、蟹、甲鱼、田鸡等,金银花、菊花、野菊花、板蓝根、鱼腥草、生地、苡米、泽泻、冬瓜皮、丹皮、黄芩、黄连、黄柏、石膏、知母、竹叶、淡竹叶、夏枯草、决明子、栀子、马齿苋、荠菜、赤芍、玄参、大黄、芒硝、番泻叶、白芍、沙参、百合、麦冬、天冬、石斛、玉竹、墨旱莲、女贞子、桑葚、龟甲、鳖甲等。


温性、热性
温性、热性的食物及药物一般具有温中散寒、暖身助阳的功效,适用于体质偏寒者、寒病或冷天时选用。


常见的温、热性质的食物及药物有:葱、姜、大蒜、酒、醋、韭菜、辣椒、胡椒、荔枝、桃子、杏、栗子、肉桂、大枣、红糖、小米、鸡肉、羊肉、牛肉、狗肉、鹿肉、虾类、鲫鱼等,香薷、防风、荆芥、细辛、桂枝、木瓜、藿香、苍术、白豆蔻、砂仁、草豆蔻、厚朴、附子、干姜、肉桂、小茴香、高良姜、花椒、佛手、玫瑰花、山楂、神曲、丁香、吴茱萸、艾叶、炮姜、鹿茸、巴戟天、淫羊藿、仙茅、肉苁蓉、菟丝子、杜仲、补骨脂、韭子、核桃仁、当归、熟地、何首乌等。


平性
除去性质上有寒、凉、温、热偏颇的食物或药物,还有一些食物及药物并没有上述明显的性质偏颇,此类食物及药物性质多平和,习惯上将它们归属为平性。平性食物适合于身体健康、体质无偏颇的人群长年食用。平性药物根据情况需要合理选用。


常见的平性食物或药物有:大米、麦子、糯米、粳米、豆类如黄豆、黑豆、豌豆、番薯、马铃薯、南瓜、莲子、苹果、桔子、葡萄、菠萝、椰子、蘑菇、香菇、鸡蛋、鲤鱼等,佩兰、茯苓、猪苓、玉米须、葫芦、谷芽、麦芽等。

②根据“五味”选择

“五味”,即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不论食物还是药物都有五味的差异,不仅在具体的味觉感受上不同,不同味别的食物、药物对人体所起的作用也是各有差异的。

酸味
酸味食物及药物,能收、能涩,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酸味食品有增进食欲、健脾开胃的功效;酸味药物多用于体虚多汗、久泻久痢、肺虚久咳、遗精滑精、尿频遗尿等。如醋可开胃,山楂可健胃消食化积,木瓜可祛湿和胃,山茱萸、五味子可涩精、敛汗,乌梅可生津止渴,敛肺酯咳、涩肠止泻等。

苦味
苦味食物及药物,能泻、能燥,具有燥湿、清热、泻火的作用。如苦瓜可清热解毒,杏仁可止咳平喘、润肠通便,枇杷叶可清肺和胃、降气解暑,茶叶可清心除烦、清神志,大黄可泻下通便,栀子、黄芩可清热泻火,黄连、黄柏清热燥湿等。


甘味
甘味食物及药物,能补、能缓、能和,具有调味补养、缓和痉挛、调和药性的作用。如白糖、红糖可调味增甜、健脾,冰糖可润肺化痰止咳,蜂蜜可健脾合胃、清热解毒,大枣可健脾,人参大补元气,熟地滋补精血,甘草可调节药性等。


辛味
辛味食物及药物多含有挥发油,能散、能行,多具有祛风散寒、行气止痛的作用。如生姜可发汗解表、散寒除湿,胡椒可暖肠胃、除寒湿,韭菜可温阳散结、行气消滞,葱白可散寒解表,麻黄、薄荷等辛味药可散寒解表等。


咸味
咸味食物及药物,能软、能下,多具有软坚散结和泻下的作用。如食盐可清热解毒、涌吐,海带可软坚散结、泻热,海藻、昆布可软坚散结、消散瘰疠,芒硝泻下通便等。


供稿:广东省中医院邓铁涛国医大师传承工作室(文章内容部分摘自《邓老谈养生》) 
编辑:卢悦明   责编:宋莉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