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多发性子宫肌瘤你了解多少?

来源: 泽库县人民医院/zkxrmyy

什么是多发性子宫肌瘤?

多发性子宫肌瘤


       多发性子宫肌瘤是女性生殖系统最常见的良性肿瘤,多发生于 35~50岁。子宫肌瘤(uterus myoma of),常为多发性,并且以上不同类型肌瘤可同时发生在同一子宫上,称为多发性子宫肌瘤。据资料统计,35岁以上妇女约20%发生多发性子宫肌瘤,但多数患者因肌瘤小、无症状,而未能发现,临床上报告肌瘤发生率仅在 4~11%之间。

病因


      1、不良饮食习惯

     科学研究表明,肉食为主的女性患子宫肌瘤的机率比较高。这是因为维生素可以降低子宫肌层对雌激素的敏感性,对神经内分泌系统有调节作用,特别是维生素C。油炸的肉类少吃,不要宿醉,不要熬夜,会相应的降低子宫肌瘤的发病。

        2、频繁使用口服避孕药

避孕药物主要成分是是雌激素和孕激素。就临床观察来看,避孕药中的雌激素含量越高,不良反应越大,不仅会激发子宫肌瘤,还会导致女性血栓风险。因此,避孕药一代一代都在调整雌激素的含量,降低雌激素的含量。第三代避孕药是最安全的,几乎不会导致过多的不良反应。但是,短期内频繁的服用避孕药,特别是紧急避孕药,药物副作用还是存在的,女性患子宫肌瘤的机会会相对较高。

     3、情绪抑郁

      抑郁是导致子宫肌瘤的一个很重要的因素,特别是现代女性女性面临着工作和家庭的双重精神压力,容易产生抑郁情绪。如果赶上更年期,就更容易促使雌激素分泌量增多,最终导致子宫肌瘤的发生。避免精神压力,更年期诱发子宫肌瘤,女性朋友需要注意开阔胸襟,当情绪抑郁时可以参加各种社交活动,旅游等来转移注意力。

       4、性生活失调

     长期性生活失调,容易引起激素水平分泌紊乱,导致盆腔慢性充血,诱发子宫肌瘤。

      5、未育女性更年期提前

     女性一生原始卵泡数目有限,排卵的年限约有30年。妊娠期和哺乳期,由于激素作用,卵巢暂停排卵,直至哺乳期的第4~6个月才恢复,卵巢由此推迟了一定数量的排卵,有生育史的女性要较晚进入更年期。而未育女性得不到孕激素及时有效保护,易发生激素依赖性疾病,子宫肌瘤就是其中之一。

早期症状


   一、疼痛:一般患者无腹痛,常有下腹坠胀、腰背酸痛等,当浆膜下肌瘤蒂扭转时,可出现急性腹痛肌瘤红色变时,腹痛剧烈且伴发热。

   二、月经改变:为最常见的症状,表现为月经周期缩短、经量增多、经期延长、不规则阴道流血等。

   三、白带增多:白带增多,有时产生大量脓血性排液及腐肉样组织排出伴臭味。

   四、压迫症状:肌瘤向前或向后生长,可压迫膀胱、尿道或直肠,引起尿频、排尿困难、尿潴留或便秘。当肌瘤向两侧生长,则形成阔韧带肌瘤,其压迫输尿管时,可引起输尿管或肾盂积水;如压迫盆腔血管及淋巴管,可引起下肢水肿。

    五、腹块:腹部胀大,下腹扪及肿物,伴有下坠感。

   六、不孕:肌瘤压迫输卵管使之扭曲,或使宫腔变形以致妨碍受精卵着床,导致不孕。

治疗


     1.药物:采用性激素药物以强行降低雌激素水平,缓解子宫肌瘤症状,不能根治,副作用大。

     2.手术:采用肌瘤摘除术或子宫切除术,显效较快,但如果内分泌失调这一根本致病原因未能改变,子宫肌瘤还可能复发。得了子宫肌瘤,最主要的是及时发现、及早手术 。

    3. 根据肌瘤的不同特点,患者自身情况,选择适合于自己的治疗形式。很多无生育要求的人患子宫肌瘤后,选择了子宫切除手术,目的是显效快,不复发,但是肌瘤和子宫一起没了。殊不知,子宫是女性盆底的组成部分,切除子宫必须在盆底挖个窟窿,而且切断固定子宫的10条韧带,才能取下子宫,盆底完整性被破坏,盆底支持力度下降,内脏下垂,严重影响生活质量,特别是性生活。因肌瘤切除子宫是一个非常大的误区,其实肌瘤是良性疾病,以今天的医疗水平,根本没有必要也不应该切除子宫。微创技术已经非常普及,粘膜下肌瘤完全可以用宫腔镜经阴道切除,无切口;浆膜下肌瘤和壁间肌瘤可以用腹腔镜切除,腹壁最大切口1cm。所以,年轻或无症状的肌瘤患者,不应该等肌瘤长大或出现症状再作手术,肌瘤越小子宫创伤越小。肌瘤一旦存在,一定会越长越大,任何药物治疗都无效,栓塞和自凝刀,因为易损伤肠管,出血,复发等,更是不可取。不如尽早切除,术后辅以内分泌调节,才是万全之策。


饮食


     多发性子宫肌瘤患者,日常饮食宜清淡,可以多吃一些瘦肉、鸡肉、鸡蛋、鹌鹑蛋、鲫鱼、甲鱼、白鱼、白菜、芦笋、芹菜、菠菜、黄瓜、冬瓜、香菇、豆腐、海带、紫菜、水果等。 多发性子宫肌瘤不要吃辣椒、麻椒、生葱、生蒜、白酒等刺激性食物及饮料;也不要吃桂圆、红枣、阿胶、蜂王浆等热性、凝血性和含激素成分的食品。因为这些刺激性和高激素性食品能使子宫肌瘤迅速增大,危害女性健康。

文/图:宣传科

监制:医务科

编辑:宣传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