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市人民医院两江新院12月29日开诊,记者打探人性化设计

来源: 医药导报社/yydaobao


当你走近她,

她首先就给你一个大大的拥抱;

当你踏入大厅,

漫天倾泻的柔光如丝绒般抚慰着你;

当你穿梭其中,

会有一种错觉,

这是医院?

对的,这是医院!

这是广大群众盼望已久的

中国科学院大学重庆医院·重庆市

人民医院两江新院,

今年12月29日就要开诊试运行了!

以「人性化」为建设原则的她,

有些什么用心设计?

记者提前为你打探一番。


一个拥抱

一声问候


从医院正前方看去,综合楼主体造型就像一个张开双臂的环抱。这种设计的意蕴非常丰富:首先是医院给来院的群众一声问候,也表达了守护之意,更深层次的考量在于让门诊和住院部通过医技楼互联互通、共享设备资源,让病人少跑路,节省时间、精力。


「把医技楼安排在门诊楼和住院楼中间,方便门诊、检查、治疗一站式解决,同时兼顾门诊和住院的病人。」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艺术殿堂?酒店?

这个医院不太冷


走进宽敞大气的门诊大厅,天然的材质纹理,新颖的六边形天花板系统设计能有效吸音,泛光发光,避免直射。在门诊大厅,只见一处下沉式庭院园林,绿植掩映下,竟是餐厅,在每层楼的侧面,都设置了露台花园,不禁令人惊叹:如此优雅别致这哪里是医院呀


原来,为方便病人就医,提升就医体验,两江新院吸收了来自国内外医院评审机构「去医院化」的建议,在保证医疗功能的前提下,尽量淡化医院的「冷冰感」和压抑感。


医院装修以暖铜色调为主,各种细节构成按照酒店式的温馨温暖、宾至如归主题打造。在格局上,凸显「去医院化」「室内空间室外化」,门诊-1楼至5楼中间都有一条100米长、8米宽的「医疗街」,为绿化景观搭建和艺术品陈设提供了充足空间,到时病人穿梭其间,绿植葱翠,油画布墙,心情会更愉悦。


门诊大楼的2~3楼,分布着齐全的诊室,在宽敞的无障碍通道右手边,错落有致地陈列着别致的艺术品,患者在就诊等待之余,可以来一场与艺术的邂逅!在住院部,同样也是一番「好风景」,整栋楼通透明亮,采光最好的南边是病房,几乎每间病房,都能直眺照母山。



至臻至善

一切为患者考虑


新院区的47部电/扶梯同时运作,保证垂直运输效率。其中担架进出专用电梯10部,所有医疗物资运输由机器人自动寻路完成;一期开放床位1000张,每个病区都设有母婴室和专门洗衣晾衣的位置。1000+停车位,搭配智能停车系统,让就医群众没有后顾之忧。


住院部是南北通透、采光很好的板式楼。在17楼VIP病房内,记者了解到一个细节,就是病房的门是往走廊外开的,而不是常规的往内推的。设计目的就是为了避免患者推门进房间,房门突然反弹关闭,发生摔倒等意外时,医护人员进不了房门进行抢救这种情况。而卫生间门的设计,也是出于同样的考虑,门只能由内往外推。


记者还注意到一个细节,以往卫生间的报警灯是安装在墙上,但患者发生意外时,往往没法伸手去按,考虑到这一点,新院就更换成了患者伸手便可拉的线,方便更及时的求助。


「医院一直提倡以病人为中心,因此在新院区的规划设计上,我们尽量做到至臻至善。」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把关爱给患者

也给医务人员 


记者发现两江新院采取了门诊诊室医患进出双通道,以及住院部病房、办公双通道的设计。这样一来,医生和病人路径不交叉,双方都获得了更舒适、更宽敞的活动空间。


患者通过前门进入诊室就诊,医务人员通过专用通道「后门」从休息室到达工作区。患者享受着专属通道的宽敞,欣赏着绿化及艺术作品,忧虑的心情大大缓解。VIP患者区私密、安静,落地玻璃窗外是花园。医务人员的通道上方和侧方是玻璃,外侧布满绿植,屋顶阳光撒下,就这样愉悦的开始了一天的坐诊。在住院楼内,医务人员通过人脸识别才能进入办公区。


「隔窗眺望,医生办公室窗外便是湿地公园,患者住院部窗外即是照母山公园。双通道设计,让医生保持愉悦的心情缓解压力,进一步改善职业倦怠。」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据悉,新院区将在今年12月29日投入试运行,明年3月下旬正式开诊。未来,该院大部分医疗资源都会向两江院区集中,而新院区建设设计中凸显的人性化细节,更有望为百姓的就医体验带来全方位质变。


*本文版权均属《医药导报》所有,如需转载请前往公众号主页面点击「转载授权」获取相关信息。

记者:彭珊珊

编排:秀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