祛火如何用药?肺火、肝火、胃火、​心火...

来源: 药店经理人/yaod366

来源:赛柏蓝—药店经理人

特约撰稿人:王正志  主治医师\中药执业药师


在门诊经常遇到感觉上火的患者,前来就诊,或者在自行购买药物,感觉不对症,前来咨询。对自己得到“火”一片茫然,服药更谈不上正确。中医对“火”的分型和治疗是比较严谨的,需要辨证治疗。


一、“祛火药”在中药学里属于清热药,是指凡以清泄里热为主要功效,常以治疗里热证的药物。一般分为清热泻火药、清热燥湿药、清热凉血药和清虚热药五类。在辨证治疗上,又分为八纲辨证(分实热证和虚热证)、卫气营血辨证(气分热证、营血分热证)、脏腑辨证。门诊前来就诊的患者多是以五脏的情况前来就诊,在此以脏腑辨证清热药讲解一下。


二、在脏腑辨证中分为肺火、肝胆火、心火、脾胃火、小肠火、大肠火、肾虚火。由于脏腑表里关系,中药功效的多重性,通常又把小肠火归为心火,大肠火归为肺火,下面一一作以介绍。


肺火(肺热


主症: 咳嗽、咳黄痰,伴有口干、咽痛、便秘、尿赤、身热或伴有喘息等症状,舌质红、苔薄黄或黄腻、少津、脉滑数或细数。


1、中药


(1)桑叶


性味归经:辛、苦、甘、寒,归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清肺润肺,清肝明目。


主治:用于肺热或燥热咳嗽。苦寒清泄肺热,甘寒凉润肺燥,用于肺热、燥热伤肺,咳嗽痰少,痰黄粘稠,或干咳无痰,咽痒之证。燥热咳嗽可配伍麦冬、川贝、沙参,栀子等清热润燥,如《温病条辨》桑杏汤。肺热咳嗽可配伍瓜蒌、黄芩、栀子等,如清金化痰汤。


用法用量:煎服,或泡茶饮,9-15g,蜜炙有增强润肺止咳之功,宜用肺燥咳嗽证。


现代医学研究:桑叶煎剂对金黄色葡糖球菌、乙型溶血性链球菌及钩端螺旋体等有抑制作用,还有降血糖、降血脂作用。


(2)黄芩


性味归经:苦、寒。归肺、脾、胃、肝、胆、大肠、膀胱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凉血止血


主治:用于肺热咳嗽及外感热病邪在少阳,寒热往来或气分壮热之证。本品最善清肺火,尤常用于肺热壅遏,咳嗽黄痰、痰多,咽痛,舌苔黄腻或薄黄腻,如《丹溪心法》中的清金丸,可与枇杷叶、瓜蒌、竹茹等联合应用,增强疗效。


用法用量:煎服,6-15g,生用清热燥湿,炒用止血、安胎。


现代医学研究:煎剂对细菌有很强的抑菌作用,并有解热、降血压、镇静、利胆、保肝、抗氧化、降低胆固醇作用。


具有祛肺火的中药还有:川贝母、浙贝母、瓜蒌、竹茹、枇杷叶、天竺黄、竹沥、海浮石、鱼腥草、马勃、金荞麦等,兼有止咳化痰之功。


2、中成药


清肺抑火片、羚羊清肺丸、清肺化痰丸、清肺十八味丸、清肺消炎丸、小儿肺热咳喘口服液等。


肝火


主症: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头晕头痛、胁痛、口干口苦、吐血、咯血、不寐、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等。


1、中药


(1龙胆草


性味归经:苦,寒。归肝、胆、胃、膀胱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肝胆火


主治:用于肝胆热盛诸症。本品清肝胆实火力强,可用于肝火上炎头痛头晕、目赤耳肿、胁痛口苦等症。可与栀子、黄芩、夏枯草合用,清泻肝胆实火,如龙胆泻肝汤。


用法用量:煎服,3-10g,外用适量。


现代医学研究:龙胆草对绿脓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伤寒杆菌有抑菌作用。


具有清肝火的中药有:青黛、栀子、野菊花、熊胆、夏枯草、黄芩、茵陈、秦皮、密蒙花、青箱子、谷精草、决明子等。


2、中成药


龙胆泻肝丸、黄连上清片、丹栀逍遥丸等。


胃火


主症:牙龈肿痛、口臭、嘈杂易饥、便秘、烦热、口渴、颐肿、面赤,舌红或干,少苔或薄黄苔,脉数。


1、中药


(1)黄连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胃、大肠、肝、胆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


主治:用于心胃二经实热证见长,胃中积热,牙龈肿痛,消谷散饥,胃中反酸灼热等症,常用大黄、黄芩、石膏等合用,治疗胃热,如《金匮要略》泻心汤。


用法用量:煎服,3-9g,生用泻火力强,炒用降低苦寒之性,姜汁炙多用清胃止呕。酒炙多用于上焦热证。


现代医学研究:黄连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痢疾杆菌尤强,对真菌有抑制作用。有降压、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作用。


具有清胃热作用的中药有:黄芩、石膏、蒲公英、大黄、栀子、芦根、天花粉等。


2、中成药


清胃黄连丸、牛黄清胃丸、栀子金花丸、胃热清胶囊等


心火


主症:发热,口渴,心烦,失眠,便秘,或口舌生疮、溃烂疼痛,或见吐血、衄血;或见狂躁谵语、神识不清。或见小便短赤、灼热涩痛,面红,舌尖红绛,苔黄,脉数有力。


1、中药


(1)莲子心


性味归经:苦、寒,归心、肾经。


功效:清心安神,涩精,止血。


主治:热入心包,神昏谵语,心肾不交,失眠遗精;血热吐衄。口舌生疮。


用法用量:煎服或泡茶饮,1-3g。


现代医学研究:降血脂、止血抗炎、抗氧化、抗血栓、保护肝肺肾、保护中枢神经系统等功效。


具有清心火的中药有:淡竹叶、黄连、灯芯草、栀子、大黄等。


2、中成药


牛黄清心丸、导赤丸、朱砂安神丸、牛黄上清丸、安宫牛黄丸等。


肾阴虚火旺


主症:腰膝酸软,口干咽干,两颧潮红,五心烦热,潮热盗汗,烘然汗出,女子月经量少、闭经、不孕,月经先期,男子精子不液化,阳强、不育,舌淡红或嫩,苔少或薄黄。


1、中药


(1)黄柏


性味归经:苦、寒,归肝、胆、大肠、胃、肾、膀胱经。


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主治:用于阴虚火旺证。治疗肾阴不足,虚火上炎,五心烦热、潮热盗汗、遗精等症,常与知母、地骨皮、银柴胡联合应用。如《医宗金鉴》知柏地黄丸。


用法用量:煎服,6-10g,外用适量。


现代医学研究:具有广谱抗菌作用,对皮肤真菌、钩端螺旋体、阴道毛滴虫病、乙肝表面抗原有抑制作用,具有降压、降血糖、抗溃疡作用。


具有滋肾阴祛相火作用的中药有:知母、透骨草、银柴胡、白薇、胡黄连、鳖甲等。


2、中成药


知柏地黄丸、杞菊地黄丸、河车大造丸、大补阴丸、归芍地黄丸等。


以上对“祛火”药,以脏腑辨证选择用,做了一下介绍。可以针对自己的“火”,选择几味中药煎水代茶饮,或者泡茶饮,也可直接口服中成药。


为合理选择用药,建议以下几点:

1、一定要在辨证的基础上选择用药,要对证用药,效果更好。

2、功效相同的中成药不联合用药,在辨证的基础上能用一种不用两种。

3、两种中成药成分重复过多者,建议不联合用药,以免作用加强,伤及脾胃(苦性败胃)。

4、祛火药中病即止,火去正安,不可长久用药,伤及脾胃及正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