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冷空气来袭,这份过冬锦囊请收好!

来源: 瑞安市卫生健康局/raswjj

明日将有冷空气,室内外温差大,部分体弱者或患有慢性病的中老年人易被冬季常见疾病缠身,因此养生保健工作尤为重要。面对这个寒冷、风大、干燥的季节,特邀养生专家市中医院叶方益副主任中医师谈一谈冬季该如何正确养生保健及存在哪些认识误区?

哪些疾病冬季高发?




呼吸系统疾病

寒冷气候是上呼吸道感染、支气管哮喘、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支气管扩张等慢性呼吸系统疾病的发病因素。体质属气虚、阳虚之人病情尤重。


心脑血管疾病

冬季中风、冠心病发病率、死亡率均明显高于其它季节;天气寒冷可引起人的血管收缩,会使血管变得更细,引起心脑供血不足,很容易造成血压升高,心肌缺血缺氧。再者室内外温差大,若温差在15℃以上,人的血管就会剧烈收缩,血液粘度升高,引起血液流通不畅,甚至血管堵塞,从而导致心脏病、中风。


消化系统疾病

素体脾胃阳虚或饮食不节的人在温度骤降之时,风寒之邪直中脾胃,可引起急性胃炎、急性肠炎等疾病的发生,或者消化道溃疡、慢性肠炎症状加重。


免疫系统疾病

对于有老寒腿,风湿关节炎、类风湿的患者,在温度骤降之际缺乏保暖,风寒之邪侵袭病患,故症状加重,疼痛难以缓解。除此,神经系统等其他系统疾病,也会在冬季诱发或加重。

如何正确养生和预防疾病?


早卧晚起,适度运动


冬季养生应遵照《黄帝内经》中“早卧晚起,以待日光”原则。冬季属闭藏之季,要进行运动锻炼,但不宜运动过度。同时运动不宜出汗太过,以免损伤阳气,伤害肾精,违逆冬“藏”的养生要求。早卧早睡可保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阳气的潜藏、肾精的积蓄。晚起床、迟外出,以待日光,则能躲避严寒,避免寒邪挫伤阳气、损伤肾脏。


避寒就温,护卫阳气

冬季外出一定要做好防寒保暖,户外活动时不能衣着过于单薄,更不宜在户外逗留过久,以免寒邪损伤阳气、伤害肾脏。天气骤变时尽量减少外出,并及时增添衣物,特别要注意四肢和腰脖部位的保暖。


饮食宜温,多苦少咸

冬季气候寒冷,阳气闭藏,人体阳气与肾精亦处于蓄积的时期,饮食宜温热,应以藏热量为主。所以冬季饮食应多选含有优质蛋白质与有防寒保暖作用的食品,如鸡肉、牛肉、羊肉、狗肉、蛋类,核桃、栗子以及桂圆、红枣等甘温食材,或药食两用中药,这些都是绝好的冬季应季养生食品。


穴位按摩,有效预防

呼吸系统疾病,宜按摩天突、膻中、足三里、尺泽、太渊、丰隆等穴位,若有咽喉疼痛可按摩照海、列缺或液门皆可。

心血管疾病,虚证可按摩足三里、大陵、太溪;实证按摩曲泽、大陵、复溜。

消化系统疾病,脾胃虚寒可艾灸大横、神阙,配合摩中下腹,以逆时针为宜;湿困脾乏可艾灸阴陵泉、太溪,按摩足三里、尺泽;消化不良则可按摩中脘,配合顺时针按摩中上腹;慢性腹泻可艾灸三里(足三里、建里、手三里)。

免疫类疾病,可按摩曲池、血海、关元、筑宾、足三里。

哪些养生误区要避免?

晨练误区

随着不同养生方式的普及,晨练成为中老年人们每天早起不可缺少的一部分,但冬季早晨温度很低,对中老年人的心血管影响大,增加了心血管问题的发病几率。

饮食误区

冬季因天气寒冷,人们喜欢选择进食高蛋白、高热量或辛辣食物以求保暖,但这又违背了冬季养生的原则。老年人冬季饮食应该谷、果、肉、蔬合理搭配,适当选用高钙食品。不宜吃肥腻和过咸食品。应食温热熟软之品,少量多餐,以保证所需营养又不伤胃。

滋补误区

体虚或慢病患者乱服药膳、乱用补药,自以为这样可以使身体强健,增加抗寒能力,其实不然。不少人认为人参,特别是野山参、红参可以补阳抗寒,但是它们仅适合气虚、阳虚之人,患者必须咨询医生后方可适当服用。还有些患者盲目追求名贵药材,如冬虫夏草、野生灵芝等。特别指出,在消化道疾病发作期,一般不宜进补,如果直接进补则适得其反。


来源:市中医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