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诊必学的基础:看懂十四条线!
来源: 广东医药临床学府/CSJ9800
我国古典医学著作《黄帝内经》就认为人体局部与整体是辨证统一的。人的每一个局部都与全身脏腑经络、气血有密切的关联。
由于这些关联,就决定了诊断健康状况可通过五官、形体、色脉等外在表现的变化,了解人的内脏健康状况。
基于这一原理,手部也是一个外在信息的窗口,可以反映出人体健康状况。如名医“扁鹊见蔡桓公”中扁鹊知识看了一下蔡桓公就知道他体内存在疾病,中医诊断包括望、闻、问、切,其中以望诊最为神奇,所谓“望而知之为神医”。
而手诊属于望诊的范畴,是指通过观察人体手掌纹理走向、变化深浅、色泽改变和个脏腑在手掌反射区的情况进而诊断人体健康状况的一门诊断技术。
到今天,说到掌纹更多的人会把他与算命、迷信联想在一起。在古代医巫不分时期,医术和巫术同为一家。
医巫分家后,医家的望诊遗弃了手纹,巫家则使之神秘化,使其面目全非,就有了今天的“算命学说”。
算命中有“男左女右”的说法,在手诊中有没有这种说法呢?大脑传送给手部的信息是左右均等的。两只手所收集的信息也是同样多的。在掌纹诊病过程中,不存在男左女右的说法,要双手一起结合看为准确。然而,这个世界没有绝对一样的手纹,左右手的纹理也不一样,怎么来判断呢?
1、 手相术包括手诊,也包括手纹推知人的性格、气质、命运。3、 诊断脾胃以观察左手为准,诊断肝胆以观察右手为准。4、 卵巢和乳腺哪只手上发现病理纹,就考虑在哪一侧。打开我们的双手,上面布满了纹理和线条,到底从何看起呢?只有发现纹理与疾病之间的相互关系,掌纹才能破解健康状况的密码。满布手掌的掌纹并非代表所有的纹理都代表着疾病,这需要我们对每一种病理纹有识别的能力,同时结合他所在的病理反射区和病理意义,才能对我们人体的健康状况做出准确的诊断。
手的大小应该与身高成正比(除开体操运动员),手大的人往往脾气不好,易患心血管疾病,骨关节痛。小孩子手过长过大提示缺钙。一个人心脏的大小等于自己一个拳头的大小,手小心脏也小,常会有心悸心慌的感觉,同时伴有低血压,易头痛经常感到疲乏。手小的人应该加强体育锻炼,心肌得到锻炼,心脏功能加强,心跳有力,手也会变大起来。人胖手也胖是正常的,人瘦手胖就有问题。首先看看是不是浮肿,如果是,要首先检查肾脏和心脏;如果是脂肪堆积过高考虑高血脂高血压。人瘦手也瘦和常年消化不良有关;出现严重“漏缝”的人多性格柔弱,成年后易神经衰弱。过分柔软无力一般为肌无力或肌萎缩;如果只是手软得可朝掌背方向弯曲提示脾胃虚。正常手掌的颜色为浅红色,用手按压褪色很快恢复,表示血液循环正常;手很红代表更年期综合症(练气功者除外)如出现樱桃红(以指腹,大小鱼际为主)提示糖尿病;如出现紫红和黑红提示严重的心脏病;红白相间:气血运行不畅,失眠多梦;红黄相间:肝脏免疫功能下降。过于苍白的手表示有贫血、失血症;仅在大拇指跟部出现一个苍白区:头痛;大鱼际部位出现苍白:慢性消化不良;小鱼际部位出现苍白:月经不调、闭经、更年期综合症。用脑过度,操心重,易患神经衰弱,慢性消化不良,血管性头痛。通常有三种病:头痛、胃痛、腰痛;一般年青是身体健康,中年一过易得大病(癌症、肝病)。1、拇指节较短,过于坚硬,不易弯曲:多见于头痛、高血压;2、拇指过于薄弱再有弯曲现象:神经衰弱、头痛失眠;3、拇指一二节散乱多纹,指节纹散乱不清:易患头疼、头部疾病;健康的食指:指节柔软、圆长健壮为佳,指节的长度以第一节最长,二三节依次递减。食指苍白瘦弱,指间漏缝:易疲劳,易患消化系统疾病。健康的中指:指型直而不偏曲,大多心脏机能好,元气旺盛,精神饱满而少病。2、中指便曲,指间漏缝:循环功能差,间接影响到肠胃功能;3、中指三个指节不对称,第二节特别长:钙质的代谢异常,缺钙,易出现骨骼和牙齿方面的疾病;• 健康的无名指:又称“药指”,以健壮,不偏曲为佳,多提示肾脏和生殖系统功能的强弱。5、无名指偏曲,指节漏缝:易神经衰弱、头痛、失眠;健康的小指:指节长短相称、直而不偏曲为佳,与生育机能的强弱有关。• 1、小指短小:提示生育机能弱,易头晕、耳鸣、腰酸腿痛;女性多为子宫小或月经不调,男性多为性功能弱;• 2、小指苍白、细小:易患肠道疾病(吸收不良、排便不畅);• 3、小指过度弯曲:女性多见卵巢功能差,易患不孕。由两条短线或一长一短的纹相互交叉组而成,正十字比斜十字意义大。病理意义:表示某脏器功能失调,某部位发生炎症,提示病情较轻,病程短,处于疾病早期或提示病情好转,疾病将愈。病理意义:表示与慢性炎症有关,提示炎症时间长,变化缓慢不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例:出现在胆囊区提示慢性胆囊炎。病理意义:表示某脏器存在气滞血淤现象,提示病程长病情重。病理意义:表示冠心病隐患,其病情比“井”字纹轻比“十”字纹重,有向“米”字纹发展的趋势。病理意义:表示相关脏器功能障碍,有炎症肿块和肿瘤,岛纹越小越有意义。掌纹如环,其环心中多另有杂纹,需从总体观看才能发现,属于少见纹种。表示受到过较重外伤。由多条以上的纹交叉组成五角星状纹,属少见纹。表示易患突发性疾病或缺血性脑血管意外,一般多见于五六十岁时出现偏瘫的比率极高,但愈后情况较好。1线:又称“感情线”“婚姻线”,标准的1线是从手掌的尺侧伸向食指与中指指缝下方,以弧形抛物状。2、1线从中指到无名指这一节主要反应呼吸功能的强弱。3、1线从无名指到小指这一节主要反应泌尿生殖系统功能的强弱。1、1线过长直达食指下的第三关节腔下缘:多患胃肠植物神经功能紊乱或者血糖紊乱。2、在中线下突然流入食指与中指缝内:多提示此人自小患胃病。3、1线尾端分两枝:一枝走向食指关节腔下缘,另一枝走向食指与中指缝提示胃功能弱,消化吸收不良。• 分枝多、乱,出现在尾端并流入食指与中指缝内:多为慢性咽喉炎。• 有多条竖线切过1线:多为慢性支气管炎和支气管扩张。• 1线始端有岛纹或零乱的纹:提示肾虚引起听力下降、耳鸣。• 1线发生畸断:提示肝免疫功能较弱,早年用大量的抗生素。2线:又称“脑线”“智慧线”,标准的2线位于手掌中央,起于食指第三关节腔的边缘,略微下垂向小鱼际抛行延伸,近掌心末端可有分支,止于无名指中轴线,粗而长,明晰不断,颜色红润为佳。1、凡具有标准2线者多身体健康,充满活力、心情愉快。3、2线所提示的疾病偏重于神经、精神方面及心血管系统。2、2线中间有大岛纹连接:提示易眩晕或美尼尔氏综合症。4、2线与3线相交的地方呈锁链状:提示少年时期营养不良。5、2线中断或在手心部分分开2-3枝:多有心脏病或先天风湿性心脏病。 6、2线劳宫穴附近出现方格纹:提示脑外伤或药麻手术、脊椎、腰椎骨折对脑部直接造成损坏的手术史。3线:又称“生命线”标准3线:起点位于食指指根与拇指指根中线,包绕整个拇指丘,经大鱼际圆弧部中央,延伸到中指中线。1、3线提示人的体质、精力能力、健康状况及疾病状况。2、将3线分为4段:1-20岁、20-40岁、40-60岁、60-80岁阶段健康状况。• 3线变浅或突然消失:该年龄段体质下降或有重病出现。• 3线尾部以“X”、“米”字纹结束:提示易患心、脑方面的疾病。4线:又称“健康线”标准4线:起于大鱼际,以不接触大鱼际曲线为原则,斜行向小指方向,一直可到小指根部1线上,越浅越好。病理意义:有4线的人提示肝、肾功能比较差或有慢性呼吸道疾病,是不健康的表现,出现率30%。
学习中医健康文化是一辈子的事,在微信即可搜索或关注“健康文化在线”官方公众号平台,它陪伴中医人一起成长。
5线:又称“玉柱线”标准5线从手掌的下方向上通过手掌的中心位置,进入中指下方的纹线,好象手中的柱子一样。• 起端主要反应消化系统功能;中段主要反应心血管系统功能;末端主要反应呼吸系统功能。• 5线向上至1线汇合流入食指、中指缝内提示消化功能薄弱、大便失调。6线:又称“障碍线”“干扰线”,所有横切各主线或某些辅线的不正常纹线都可以称作“障碍线”,位置不固定。病理意义:明显的6线出现在哪个部位的反应区,就提示哪个脏腑有病变现象。7线:又称“太阳线”标准7线直接伸向无名指下的一条直线。病理意义:7线有是5线的辅助线,代表人的心肺功能。8线:又称“放纵线”标准8线:从小鱼际的下方稍低部位平行向3线延伸。• 提示生活不规律,长期熬夜,身心劳累,体力过度消耗。• 常出现在性生活过度、嗜烟贪酒,长期服用安眠药、麻醉品。9线:又称“过敏线”标准9线从食指与中指的指缝下缘向无名指、小指的指缝下连接的弧形线。病理意义:性格孤僻,主要表现为肝气不舒,心情不愉快。或家族性遗传近视。11线:又称“性线”位于小指根丘下,其长度约近小指根1/2处,以深、平、直、明晰不断,颜色浅红者佳。1、11线只有一条或无:在女性代表不孕、月经不调、子宫发育不良。男性代表少精、无精、阳痿。2、11线过长向无名指延伸:表示患有肾炎、前列腺炎。3、11线下垂与1线相连:肾虚引起耳鸣、记忆力下降。12线:又称“酒线”、“肝病线”,标准12线:起于1线与小指根线中部,斜行连到1线的无名指下方。• 肝脏对酒精的解毒功能下降,易患酒精中毒性肝硬化。异常12线的病理意义:9线、11、12线在一起:除肝脏免疫力下降外,还有痛风症(手掌颜色发光像缎子)。13线:又称“悉尼线”它实际是2线的变异,一直延伸到掌侧小鱼际部。• 恶性病变,不管有多健康的人,只要出现13线,就要提醒高度重视。14线:又称“通贯掌”标准14线:1线的尾端过分延长连到3线起点上,没有2线出现,14线起点应该与3线起点相连。病理意义:多提示遗传性,其本人的体质、智能、寿命、疾病的发展情况均与父母接近。
陈启松 教授
广州中医药大学中医诊断学教研室副主任,副教授,副主任医师。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血液内科副主任医师。从事中医医、教、研工作二十余年,热爱传统中医及中医教育事业,中医基础知识扎实。在教学实践中,能将自己从事临床实际工作的体会与经验与书本知识结合起来进行讲授,并能将复杂深奥的中医知识,综合自己对中医知识的积累和理解,深入浅出地讲授给学生,使学生易于理解,产生兴趣,坚定了学生的中医思想,深受学生好评。在长期的教学过程中,掌握了学生对本专业知识部分的难点、疑点等,能根据不同层次,不同类别的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内容和方法,能熟练使用多媒体等现代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精通日语,能用日语讲授中医课程,在学校的对外教育中发挥了作用。
主要著作:1.新版高等中医药规划教材教与学参考丛书 《中医学基础》 编委 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2001,8
2.《中西医结合诊断学》 编委 科学出版社 2003,8
3. 21世纪高职高专教材 《中医学基础》 编委 科学出版社 2005,2
4.《中医诊断歌诀新编》 主编 广东科技出版社 2005,7
5. 五版修订教材《中医诊断学》 修订者 上海科技出版社 2006
陈老师 158 7654 9800(加微信请备注“诊断”)广州市荔湾区坦尾路44号广东省五羊职业培训学院3/4楼广州市白云区机场路12号广州中医药大学学术交流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