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 |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

来源: 龙湖卫生计生/stslhqwjj




每年的阳历12月21日至23日之间,太阳黄经达到270°,冬至来临。自此,北半球白昼渐短,气温持续下降,并开始进入数九寒天。


冬至,是24节气中最早被制订的一个,它既是中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华民族一个传统节日。



 冬至养生 』

寒九冬病,宁息安度

______



俗话说,三九补一冬。从冬至进入数九,将会是一年中最冷的时期,由于寒邪强盛而阳气不足(或亏损),人体寒凝经脉,经气运行受阻,就容易引发各种 “冬病”。此时如能调理好身体,将对一整年都有益处。

 数九中的前 “三九” 和夏天的 “三伏”,是一年中的养生要机



· 艾灸药贴 · 


冬至,又名 “一阳生”,是由盛转衰,准备下一轮新生之时。对应热极的夏至,这时候的 “艾灸” 与 “药贴” 同样也有神奇的功效。

 “夏至灸治病,冬至灸养生”,冬至时艾灸有温通阳气的功效,可以驱寒化瘀


艾灸与其他中医疗法一样,也讲究辨证、顺应天时。冬至阳气初生,因此从冬至日前四天灸到后四天,连续灸九天,就可以达到预防疾病的目的。


入 “九” 后,各大中医院也会推出 “三九贴”,就是在三个九天中各选一天,用辛散温通的中药膏贴敷指定穴位,来扶正祛邪,调补阴阳。对应夏天的 “三伏贴”,“三九贴” 会对呼吸道疾病和风湿、宫寒等病症有奇效。



· 静坐守舍 · 


陆游曾写下 “一阳萌生从此日,老人坚坐午达夕”,描述的就是他在冬至日中午打坐到晚上以修行养身的情形。冬至开始,务必每日静坐,才可使经络通畅,减少散乱与烦躁。

 静坐是一个神志凝聚,锻炼觉知的好方法,佛门有 “七支坐法”,即目光半闭半合,舌尖轻抵上鄂,下颚轻微内收,肩膀稍微张开,脊椎直而不僵,手结定印,双腿盘坐


这就是为什么过去在冬至前后,朝廷需要休沐、“百官绝事不听政”,在中医中也提倡 “守舍” 了。此时节,少思虑,少言语,养心凝神。


· 适当运动 · 


冬日适宜养藏,但不是说就不运动,起居有常,才能保养神气。古人说 “冬练三九”,不是指练拳脚,而是打坐、站桩等 “功法”,达到周身温煦、经络畅通的效果。


运动场地尽量选在室内,项目以舒筋活络的运动为主,出汗要及时擦去,注意防寒保暖。


 有一种冬日 “功法” 很适合平时手脚冰凉、身体虚寒的人,选一个靠墙的地方,把脚后跟抵住墙角,慢慢下蹲,调整呼吸,反复直到身体发热,可以激发肾气,保持身体有的热量


『 大雪食补 』

养藏温补,少食咸味

______



/

牛肉、花生、桂圆、核桃

鲫鱼、蘑菇、萝卜、红枣


 秦朝以前,以十一月为正月,冬至被视为岁首,是一年中最重要的节日,至今仍有不少地区沿用旧俗,把冬至看得比过年还重,有 “肥冬瘦年” 之说


《遵生八笺》中写:“冬至日阳气归内,腹中热,物入胃易消化 ”,意思是说冬至阳气初发的时候,可以适当地进补调养,选用蛋白质和热量较高的食物。


北方地区盛行食饺,南方地区则是以馄饨、汤圆为主,温暖的汤食、米面和牛羊肉,都很适合冬至时节食用,烹调时也可以佐少量胡椒、花椒等温阳驱寒的调味料,但为了避免干燥上火,还是要搭配一些滋润清热的食材,如萝卜、白菜、豆腐等。



/

螃蟹、螺蛳、青稞、贝类

生菜、生肉、烧烤、粘腻


中医认为冬季护肾为佳,咸味食物有损心气,不能多食


寒冷的冬至时节,饮食起居都以养藏益精为主,辛辣厚味食物助火伤阴,不宜多吃,感冒发热、咳嗽时,也不宜进补。除此之外,饮食忌过咸,因为摄入过量钠,会对心血管造成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