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外企做大区经理这5年,给同行的一些建议

来源: 思齐俱乐部/member_siqi


 专栏作者/凯叔Calvin

 凯叔药械升职记 (yaoxiezhaopin)公众号创建者,医疗职场自媒体


我之前曾经写过一篇诺华大区经理,在面对裁员风暴下,自己心路历程的文章,后来有另一位大区经理,看到那篇文章后,也和我分享了他自己5年大区经理的经验下,对行业目前形势和现状的思考和认识。


我特意做了整理,并借助思齐的平台,分享给大家。
能看到风险,也要直面现实

这几年,我看到不少医药代表和器械代表,选择离开这个行业,去其他领域谋求发展。尤其最近,很多人看到了4+7和高值耗材政策的出台,觉得不论药品还是器械,都会在未来面临巨大的挑战。


这些担心,无可厚非,但并不全面。


很多人觉得政策不好,行业形势严峻,导致自己的职业安全感大幅降低,担心裁员的事情会发生在自己身上。


从逻辑上来说,没有错,但在关联性上,也没有那么紧密。实际的情况是,政策不会加速职场晋升,努力才会。同样的,政策会影响企业的组织变革,但最终决定你是否被fire的还是你的能力

能熬,才能成事

我当年入行的时候,外企是整个行业里的香饽饽,当时我们不但有高出其他行业很多的薪水,在待遇,福利,职业尊严上,也收获了不少荣誉。


很多人都借着当时的东风,成为了职业经理人。经过几年的奋斗成了大区经理,地区经理。当然,也有很多朋友,这么多年过去了,还在从事一线销售的岗位。


事实上,很多人都有发展的意愿,也有成为管理者的能力,却因为各种原因错过了发展的机会。


比如有的人因为在本公司看到短期没有发展机会,看到外面有不错的薪水涨幅和区域市场,就选择离开。结果在外面发现面对陌生的环境,还没过半年舒服日子,就因为指标太高,区域太坑而达不成指标。


达不成指标的销售,同年几乎不可能被提拔成为地区经理,不论你能力有多强。


所以,行话经常说的“剩者为王”,不是没有道理的,再强的能力,耐不住性子,只能是最后失去了职业稳定性,同时也失去了内部晋升的机会


职业变动是一件正常的事情,没有一个人一辈子只会服务于一家公司,但我们要保证的是,每一次的跳槽,都不应该以牺牲“不可挽回”的职业生涯为代价。


从外企离开,去民企的一线销售,想再回来外企做地区经理,几乎不可能。

沉淀自己,等待机会

在职场上,你的起点有多高,有时候往往能决定你的终点走多远。


很多人往往把成功寄托在运气和局势上,结果往往都不尽人意。如果你仔细观察下周围人的职业经历,你也会发现,过去行业形势发展好,一个人的晋升速度也未必会有很明显的提高。


永远记住,时势造英雄,前提你有成为英雄的能力。


一个人如果想应对行业的冷暖,前提是要备好足够御寒的衣衫,大雪纷飞的野外,想靠着不动脑子的肆意奔跑,大概率会被淹没在暴风雪里的寒冬。


还是那句话:打铁还需自身硬,真正有能力的人是无惧行业变革带来的动荡,因为他们能够对动荡做出应对的措施,去适应这种变化,进而成为这个行业的“常胜者”。


所以,我希望不管是医药行业还是器械行业的从业者,如果你还想在这个行业里生存与发展,先学会沉淀自己,提高自身能力。

文章声明:

思齐俱乐部是医药人的学习分享社区,为医药个人学习赋能。作者观点和案例仅供学习方法使用,不代表商业公司真实情况。


完结


“4+7”扩围后,

药企及医药人的出路在哪?

思齐2020年第五届——3E商业运营年会

现场云集120+行业及跨界大咖,

涵盖12大分会场、40多个主题,

更有嘉宾分组讨论等新形式出现,

精彩不容错过!

详情请点击下方图片二维码:


往期好文推荐:

新医保目录受限产品,如何突破医保拒付?

2020年,学会追女仔,做得好销售

 4+7时代,如何做好经销商业务经理的产品培训?

收藏 | 10个热词概括2019年医药行业!

4分“灵魂砍价”为患者 Vs 好药,降幅少

戳阅读原文了解更多大会信息
                            

头已秃,点在看求生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