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蓝字关注我们
小 寒
小寒
【唐】元稹
小寒连大吕,欢鹊垒新巢。
拾食寻河曲,衔紫绕树梢。
霜鹰近北首,雊雉隐丛茅。
莫怪严凝切,春冬正月交。
小寒,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23个节气,也是冬季的第5个节气。小寒,标志着季冬时节的正式开始。冷气积久而寒,小寒是天气寒冷但还没有到极点的意思。它与大寒、小暑、大暑及处暑一样,都是表示气温冷暖变化的节气。小寒的天气特点是:天渐寒,尚未大冷。俗话有讲:“冷在三九”,由于隆冬“三九”也基本上处于该节气之内,且《汉学堂经解》所集崔灵恩《三礼义宗》:“小寒为节者,亦形于大寒,故谓之小。言时寒气犹未为极也。”
因此有“小寒胜大寒”之讲法。
小寒风俗
在生活中,除注意日常保暖外,进入小寒后年味渐浓,人们开始忙着写春联、剪窗花,赶集买年画、彩灯、鞭炮、香火等,陆续为春节作准备。饮食上,涮羊肉火锅、吃糖炒栗子、烤白薯成为小寒时尚。俗语说“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病痛”,说的就是冬令食羊肉调养身体的做法。而各地又有什么不一样的习俗呢?
川渝-喝羊肉汤
羊肉汤铺子门面摆设大都相似,单间铺面,摆设简陋,进门左边就是一个大锅加大灶,雪白的肉汤在锅里翻滚,从早到晚,火不熄,汤不断。一大锅羊肉汤从早到晚滚煮着,街头开店,街尾都能闻到香味,自古川渝地区出现了一种食客称为“吊堂”,这类食客大都有些身份地位,专门选在店内客人稀少的时候悄悄来吃,穿着长衫马褂,拉低帽檐进店坐下,呼噜呼噜吃完立刻转身就走,真是这一锅羊肉汤,任何人都抵挡不住它的魅力。
南京-吃菜饭
到了小寒,老南京一般会煮菜饭吃,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广东-吃糯米饭
小寒早上吃糯米饭,为避免太糯,一般是60%糯米40%香米,把腊肉和腊肠切碎,炒熟,花生米炒熟,加一些碎葱白,拌在饭里面吃。
在“小寒大寒,冷成冰团”的寒冷节气里,我们应该怎样来养生调摄呢?
小寒养生
敛精藏气,扶元固本
中医学认为,寒是冬季的特征,属极阴之气,主收藏凝滞。而小寒与小暑、大寒与大暑恰成阴阳两极,气运彼此相反。《黄帝内经》早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的养生大法,千百年来指导人们顺其自然变化进行养生保健。因此,小寒的养生原则是敛精藏气,扶元固本,以“防寒补肾”为主。
小寒
常常活动,防病健身
善于养生的人,在冬季更加注重锻炼身体,以取得养筋健骨、舒筋活络、畅通血脉、增强自身抵抗力之效。散步、慢跑、打太极拳都是很好的运动方式,只要持之以恒,就会达到健肾强体的目的。但是冬季运动要根据个人的身体情况,适量活动,切不可盲目,并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遇到寒流袭来的天气时,中老年人要防止呼吸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发生。
锻炼禁忌:民谚曰“冬天动一动,少闹一场病;冬到懒一懒,多喝药一碗。”这说明了冬季锻炼的重要性。在这干冷的日子里,宜多进行户外的运动,如晨早的慢跑、跳绳、踢毽等。还要在精神上宜静神少虑、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心态平和,增添乐趣。在此节气里,患心脏病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中医认为,人体内的血液,得温则易于流动,得寒就容易停滞,所谓“血遇寒则凝”,说的就是这个道理。所以保暖工作一定要做好,尤其是老年人。
小寒
合理进补,温阳御寒
“三九补一冬,来年无疼痛。”民间的这一俗语,说明了此时合理进补的重要性。人们经过春夏秋冬四季的消耗,脏腑气血必然会有所偏衰,及时的补充气血,既能补养精气,使身体更强壮,从而帮助自我抵御严寒侵袭,又能为来年的健康打下基础。这些经验是人们养生实践的长期总结,值得充分重视。
小寒之时可多吃补益脾胃、温肾助阳、健脾化痰、润肺止咳的食品,如羊肉、鸡肉、鱼肉、核桃仁、大枣、桂圆肉、山药、莲子、百合、栗子等。但对于体质偏热、易上火者应注意缓补的原则,以免进补过急而适得其反。
小寒
中药膏方
到了小寒节气,中药房和老中医们就格外的繁忙,在小寒气节服用膏方是很好的进补方法。膏方是一种由中药饮片反复煎煮,去渣取汁,经蒸发浓缩后,加蜂蜜、蔗糖或木糖醇制成的成药。在传统的认知和临床经验角度来说,膏方具有滋补和治疗预防综合作用;从现代医学来讲,具有调节免疫,增强人体免疫功能的作用。膏方的配伍及选用,必须由经验丰富的中医师开具处方,根据每人具体体质情况,辨别阴阳气血的盛衰,结合原有的疾病,遵循补虚益损的原则,制定与体质病证相适宜的膏方。
小寒
节制房事,保精护肾
冬至在养生学上是一个最重要的节气,主要是因为“冬至一阳生”。冬至到小寒、大寒,是最冷的季节,患心脏和高血压病的人往往会病情加重,患“中风”者增多,天冷也易冻伤。尤其要注意防寒保暖,特别是头部、腹部和脚部。在寒冬季节,对高血压、动脉硬化、冠心病患者来说,要特别提高警惕,谨防发作。冬阳宝贵,适当晒太阳可以提高免疫力。
小寒
科室简介
重庆市中医院中医经典科,是重庆市首家中医经典专业临床学科,是医院最具中医特色的科室之一,科室以《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中医经典理论为学术指导思想,对各名中医经验兼容并蓄诊治多种专科疾病。中医经典科是集医疗、教学、科研为一体的以中医治疗为主的综合科室,科室拥有一支中医经典理论功底扎实、临床经验丰富、技术过硬、医德医风良好的医疗护理团队。科室坚持“中医特色”发展思路,突出中药和各种中医特色疗法的综合运用,中医特色气氛浓厚。科室始终遵循“以病人为中心”的服务理念,突出中医疗法,疗效显著,特色鲜明,深受广大患者好评。
诊室地址:南桥寺门诊3楼名医馆旁
住院地址:南桥寺住院部A幢3楼
科室电话:医生办67063960
护士站67063859
门诊排班
日期
时间
上午
下午
周一
钟骏慧
杜 磊
张洪雷
姚秋菊
周二
王成虎
任 毅
曹 晋
魏丹丹
周三
杜 磊
钟骏慧
黄晓苏
周四
任 毅
涂雅丹
张洪雷
钟骏慧
周五
曹 晋
张传志
陈照龙
周六
李秀华
杜 磊
周日
黄晓苏
王成虎
黄晓苏
声明:除原创内容及特别说明外,部分稿件文字及图片来自网络及各大主流媒体。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认为内容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
撰文:王洁 编辑:鲍佳 审核:任毅 王成虎
了解更多精彩科普知识
请关注重庆市中医院订阅号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
预约挂号、交费
请关注重庆市中医院服务号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